中国画里话元宵

本端融媒体记者 路雪

陈晓悦/制图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也是中国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按照民间传统,元宵节这天人们要吃元宵、观彩灯、猜灯谜。在古代,青年男女还会借上街赏灯之机相约聚会,热闹至极,可谓“家家走桥,人人看灯”。而这些生动的画面,通过文人画家的精笔妙墨留存了下来。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从古书画中看看古时候的人们是如何“闹元宵”的吧!

《观灯图》

《观灯图》,南宋,李嵩,90.5×60.5cm,绢本,设色。

“看花灯”是元宵节最重要的主题活动之一。自汉朝起我国就有了正月十五挂灯、赏灯的习俗,到了宋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灯节更加丰富多彩,灯的样式也愈加繁复多样。

《观灯图》局部

李嵩的这幅《观灯图》就描绘了一个妇女孩童元宵观灯嬉戏的场景。画家对花灯的描绘非常细致:正上方的大型彩灯,右侧两名童子手中提的兔儿灯和瓜形灯,一旁的桌子上的走马灯,种类多样,制作精美。

《灯戏图》

《灯戏图 》手卷 ,南宋,朱玉,28.9x180.7cm ,水墨绢本。

闹社火也称“舞队”,是古时民间“闹元宵”的重要娱乐活动。《灯戏图》中所画的就是南宋时期临安城中一支元宵社火舞队在杭州进行元宵庙会活动的场景。 画家朱玉用简练、概括而又生动的线条生动真实的再现了宋朝热闹的元宵节景象。

《灯戏图 》手卷 (局部)

在这幅画中,有十三名装扮各异的艺人,他们动作诙谐,有的张大嘴嘻笑,有的抬腿做单腿跳跃状,有的装着扑蝴蝶…… 无论演员们做何种动作,都离不开傀儡模仿的态势,具有十分浓烈的戏曲韵味。

《上元灯彩图》

《上元灯彩图》,明代,25.5x266.6cm,佚名绘,绢本,设色

《上元灯彩图》描绘的是一次元宵灯市与古董贸易相结合的集市活动。画家细腻地再现了人们逛街、赏花灯的繁盛景象。

《上元灯彩图》局部

《上元灯彩图》局部

画卷中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沿街店铺数不尽的彩灯让人目不暇接。有闻名遐迩的鳌山巨灯,也有荷花、鱼虾、蟾蜍、螃蟹、龙凤、寿鹤等灯彩。此外还有不同形制的宫灯、走马灯、几何造型灯等各式彩灯。

花灯造型优美,十分逼真,当时的制灯技艺之高超可见一斑。

看完热闹的民间元宵节,让我们再来看看皇宫大院内的元宵节是什么样的。

《宪宗元宵行乐图》

《宪宗元宵行乐图卷》, 明成化,37x624cm,佚名绘,绢本,设色

该巨幅画卷描绘了明宪宗朱见深正月十五在皇宫里庆赏元宵节游玩的各种情景,是明代民俗画的代表作之一。

画面以庭院红墙隔开分为三段,展示了元宵节当日从早至晚的各种节目场面,其中演出、杂技、魔术、烟花爆竹及整山灯市等场面恢宏。画中,还有在宫内设街市,模仿民间风俗放爆竹、闹花灯、看杂的情景。图中身着便服的朱见深坐在殿前围帐中,侍臣们立于两旁,殿上悬有彩灯,一派繁华。

《宪宗元宵行乐图卷》局部

《宪宗元宵行乐图卷》局部

画中烟花的种类繁多,有可以如竹竿般举着的,有可以插在地上的,有可以拿在手中挥舞的,还有可以吊着的……孩子们手中的彩灯也各具特色,有太平有象灯、马到成功灯、蟾宫折桂灯等,无一不蕴含着美好的祝愿。

各种杂技表演尽显其能,有钻圈、魔术、倒立等等,惊险刺激, 令人目不暇接。杂技表演旁边,还有专门的乐队用来助兴,敲锣打鼓,呐喊助威,热闹非常。

《乾隆帝元宵行乐图》

《乾隆帝元宵行乐图》轴,清乾隆,302x204.3cm,绢本,设色。

此图描绘的是清代乾隆皇帝与皇族子弟们在宫苑内庆贺元宵节的情景。图中乾隆皇帝坐在楼阁上,正安详地目视着皇族子弟们庆贺元宵节。

清朝康熙时期,每年的元宵节都在太和殿举办盛大国宴招待王公贵族和外国使节,以此庆贺节日显示国运昌盛。乾隆帝即位后在许多方面都承袭前朝典制,每遇汉民族历代相承的传统节日如元旦、上元、清明、七夕、中秋、重阳等,他都要求在皇宫中举行相关的庆祝活动。

图中各有所欢的人群和高高挂起的彩灯不仅渲染出元宵节喜庆祥和的热烈气氛,同时展示出乾隆皇帝与皇族亲人间浓浓的亲情。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也已发生一些变化,但是浓浓的团圆情,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是不变的。文旅中国客户端也在此恭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责任编辑:王娅玲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单位:中国文化传媒集团

关于我们 | 网上读报 | 网站地图 | 广告刊例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本网声明 | 版权声明

京ICP证1106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0004 京网文[2010]0444-036 ISP许可证B2-2011008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63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93-5 禁止利用互联网等从事违法行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13130 63213114

© 2017 中国文化传媒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