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心底的力量——访贵州雷山传统工艺工作站

王学思/文

工作站组织雷山绣娘到苏工美开展研习活动

2018年8月16日凌晨3点半,赵罡被闹钟叫醒,不到4点他便拖着行李箱离开了江苏苏州的家。此行的目的地是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地方——雷山,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驻贵州雷山传统工艺工作站的所在地。

赵罡是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以下简称“苏工美”)的院长。在贵州,他更喜欢用雷山传统工艺工作站站长的身份介绍自己。赵罡手机上航空服务软件的数据显示:这次是他第25次飞往贵州,仅2017年他就8次乘飞机飞到贵阳,并在贵州累计停留了32天。

两年多来,曾多次往返于贵州和江苏的不仅是赵罡,还有一批批苏工美的师生、一群群贵州的非遗传承人和工作者。他们走进大山,运用现代设计理念为那里的传统工艺带去了更多创意新角度;他们走出大山,在来自外界的恳切指导和积极鼓励中更加坚定了传承本地传统工艺的信心。于是,许多看得见的变化发生在这一东一西的互动交流之中。

重建区域文化认同

2015年10月,身为苗族蜡染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杨芳在黔东南州文化部门的组织下,赴苏工美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非遗研修班。尽管杨芳的文化程度不高,但精湛的蜡染技艺和能够触类旁通的悟性令她在众多学员中脱颖而出。研修结业后,杨芳返回贵州对其蜡染作品进行了许多改进和创新,比如将传统的蜡染图案简化,改进和提升蜡染产品品质,将其应用到真丝围巾和服饰上等,这些改变和突破让她的作品更贴近生活,销路也越来越好。

尽管如此,回到贵州之后每每和周围人聊起蜡染,杨芳似乎总也找不到在苏工美培训时的共鸣,直到2016年苏工美的老师到她家里回访。那天是农历正月十一,正巧是杨芳大儿子的婚礼,家里来了很多亲戚朋友。午饭时,杨芳安排她的弟弟陪苏工美团队一起吃饭,大家便聊了起来。杨芳弟弟是中学老师,言谈之中对姐姐做蜡染有些不以为然,觉得蜡染太土气,做这个实在没有什么意义,不如腾出时间多照顾照顾家里。

“像杨芳这样,传承工作不被身边的亲人、朋友看好的传承人并不在少数。振兴传统工艺不仅要培养非遗传承人群的文化认同,还要让他们周围的人,尤其是具有一定话语权的‘文化人’也能了解和认识到传承当地传统工艺的价值和意义。”赵罡说,那一次的回访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工作站不仅要搞非遗传承人群的培训,还需要与相关各方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让他们去影响更多的人,构建一个有利于传统工艺传承发展的文化氛围,重建区域文化认同。随后,雷山工作站便相继开设了文化管理干部培训班、非遗教育师资培训班。

那天,苏工美团队和杨芳姐弟俩整整聊了一下午。在给苏工美团队送行时,杨芳的弟弟很激动,他说自己仿佛重新认识了姐姐,她做的事情太重要了。后来,在家人的支持下杨芳创办了蜡染专业合作社,建立了贵州杨芳蜡染有限责任公司。今年,她还被认定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如今,她的公司年收入逾200万元,周边300余户村民在公司的带动下接订单,年均增收达到千元以上。“目前只是起步阶段,我还需要更努力才能让村民的收入迈上一个新台阶,带领贫困户脱贫。”杨芳觉得现在自己特别有成就感。

培育本土设计力量

传统工艺传承人知识结构单一、创作和创新能力弱,传统工艺制品与现代生活脱节等是制约贵州传统工艺发展的瓶颈。而要化解这些问题,关键在“人”。为了给贵州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储备具有创新和设计能力的人才,苏工美专门面向贵州进行对口招生,通过雷山工作站搭建的平台,鼓励贵州籍学生毕业后回到家乡助力当地的传统工艺振兴。

苏工美毕业生、“90后”青年邰金文和邰州都是黔东南州台江县人。毕业后,二人先后回到贵州加入了目前黔东南州最大的民族工艺品公司——苗妹银饰工艺品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银饰和蜡染两个生产方向的核心设计人才。

邰金文说:“读书时总怀疑将来是否能够学以致用,如今得到这样的机会、有这样的平台,不为别的,为自己的家乡也要好好干。”邰金文想得很远,他希望以后无论在哪个城市,都能够找到自己设计的有贵州民族元素的银饰。与邰金文不同,邰州的目光则更聚焦当下,他正为公司在建的酒店设计室内刺绣、蜡染装饰及生活用品,他想把创意设计做精,让未来住进酒店的客人可以感受到贵州蜡染、刺绣在生活中的创新应用。

除了为贵州定向培育“种子选手”,苏工美还以县为单位为贵州进行“量身定制”的设计助力,以期帮助更多贵州的手工艺企业、传承人打开创意设计的思路。2016年,在贵州雷山传统工艺工作站的辐射带动下,贵州省文化厅与苏工美合作在贵阳成立了“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并启动了“创意贵州”项目。苏工美党委书记孙丽华说:“两年多来,我们支持了400多位师生前往苗族、侗族村寨开展非遗采集、工艺寻访,针对雷山、黎平、从江、榕江等地区开展专门的设计项目,形成了1500多组设计成果。其中一部分优秀作品已被当地企业转化应用到实际生产和销售中。”

“其实,这些设计成果并不一定都适合直接转化为产品,但却可以为手工艺企业和传承人提供一种创新思维,引导他们将这些创意方法运用到自己的生产和销售中。”赵罡认为,这种“跳出传统看传统”的模式能够激发传承人的审美创造能力,提升传承人对设计创新的感知力。

苏工美学生为雷山设计的银饰

呼唤村民回归家园

从为当地构建文化认同,到引导创意设计人才返乡,在推进驻地传统工艺振兴的实践中,雷山工作站的工作思路始终秉持着一个逻辑——激发当地的内生动力。这种内生动力不仅可以激发一个家庭的文化认同、一个合作社的创业增收、一个企业的创新发展,还能够让那些曾经的“空巢村落”重焕生机。

在雷山县的西江镇,麻料村曾是远近闻名的银匠村,全村180多户人家,有150多户曾以打银为生。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村里的银匠渐渐地搬去了西江景区、凯里市区开银饰店,有的甚至跑到云南、湖南去创业。于是乎,“银匠村”里没了银匠,空留下搬不走或不肯走的老人。

今年35岁的潘仕学从小听着长辈叮叮当当敲打银器的声音长大。曾经,他也是“移民大军”里的一员,跑过深圳、去过湖南,兜兜转转在凯里安了家。凭借精湛的手艺和诚信的经营,如今,潘仕学只需接做银器定制的网络订单就足以让一家三口过上富足的生活。

然而,去苏工美参加研培交流的经历,让潘仕学重新思考未来要走的路。“每当我向别人介绍自己来自麻料村的时候,内心总会发虚,毕竟‘银匠村’已经名不副实。”从苏州回来后,潘仕学将村里同去苏州培训的几位银匠召集起来,聊到想要重树麻料“银匠村”招牌的想法时,大家一拍即合,都有回家创业、抱团发展的想法。

于是,在雷山工作站的推动下,去年麻料村成立了银饰技艺传习基地,全村筹资100万元注册了银饰公司,同时还申请了58万元扶贫资金,将村里废弃的小学改造成银饰加工示范基地和银绣文化展示馆;通过采取“公司+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吸引原来村里的银匠回归。“我们打算将银饰锻造与旅游结合,通过带动村里的传统工艺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帮助老弱妇孺及贫困村民创业增收、脱贫致富。”潘仕学说,今年4月以来麻料村已经正式开始接待游客入村体验田园生活和打银技艺,几个月下来试运营的收益已经让更多的村民看到了希望。

“振兴传统工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原生动力是要找到对地方文化有自豪感、对乡村发展有热情的中坚力量。在乡村,特别是在传统手艺人中,从来不乏聪明人,工作站要做的就是将他们聚合在一起,帮他们打开思路,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力。自然而然地,他们便能够自发地探索出以文化和创意为驱动的新的乡村发展模式,从而带动全村整体提高收入、改善生活,实现传统文化和农村社会的新生和重构。”赵罡说。

工作站组织年轻人开展刺绣生产

热点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单位:中国文化传媒集团

关于我们 | 网上读报 | 网站地图 | 广告刊例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本网声明 | 版权声明

京ICP证1106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0004 京网文[2010]0444-036 ISP许可证B2-2011008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63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93-5 禁止利用互联网等从事违法行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13130 63213114

© 2017 中国文化传媒网 All Rights Reserved.